許多愛茶人對茶唯一的顧慮只有咖啡因。

早在石器時代,人類已經開始使用咖啡因。早期的人們發現咀嚼特定植物的種子、樹皮或樹葉有減輕疲勞和提神的功效。直到很多年以後,人們才發現使用熱水泡這些植物能夠增加咖啡因的效用。許多文化都有關於遠古時期的人們發現這些植物的神話。

所有的茶葉種類都來自同一種植物 — Camellia Sinensis,這種植物本身含咖啡因。

有人說,茶含有比咖啡更多的咖啡因,這要看如何比較。如果在兩者都是乾燥狀態,以等重物質來比較其咖啡因含量,這個敘述是正確的。但是,如果以沖泡出來的等重茶與咖啡飲料,比較其中咖啡因含量,常常是咖啡多很多。

茶的咖啡因含量取決於幾個因素,包括沖泡方法與沖泡時間,浸泡時間越久,溶出的咖啡因越多;茶葉製程中的發酵時間愈長,咖啡因含量越多;春冬茶比夏茶的咖啡因含量少;甚至茶葉葉子在植物菁幹上的位置也會影響咖啡因含量,茶葉摘取的部位愈嫩,咖啡因含量也愈高。難怪茶的咖啡因含量報告可以有如此大的差異。

如果以浸泡五分鐘可以產生約 40 毫克咖啡因的紅茶(Black Tea) 量來比較,相同條件產生的烏龍茶約有 30 毫克咖啡因,綠茶約有 20 毫克咖啡因,白茶約有 15 毫克咖啡因。然而,等量的咖啡可以有紅茶兩倍的咖啡因 — 80 毫克。

茶中的咖啡因可以溶於水中,我們身體可以較容易消化與排出,所以除了提神,之後也會給我們放鬆的感覺。但是,咖啡中的咖啡因並非水溶性,會滯留在身體系統內比較久,可能讓我們晚上睡不著。

每個人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不同,視先天體質與個人健康因素而定。無法承受咖啡因的人是否應該使用去咖啡因的茶葉呢? 事實上,這種茶葉仍非完全沒有咖啡因,每杯茶的咖啡因含量仍有約 5 到 10 毫克。

工業界有兩種去咖啡因的方法,以前常用有機溶劑,這讓人擔心它的致癌性,因為可能有殘餘的溶劑,對身體不好;但是近年改用另一種溶劑,那就是超臨界流體二氧化碳(CO2): 二氧化碳原本是氣體,但是在一定的溫度下與壓力下,它會變成「類液體」,這時它的溶解度非常好,將咖啡因溶出再氣化帶走。

不過,你也可以自製低咖啡因的茶,第一泡茶將茶湯浸泡約 30 秒,然後倒掉不喝,接著繼續沖泡,之後茶湯含咖啡因會降低很多。(下次我們再談沖泡好茶的方法與工具。)

咖啡因是機能增進劑:提升大腦和身體的能力。一項在1979年的研究表明,與對照組相比,攝取了咖啡因之後的運動員在長距離自行車項目中的表現增加7%。其他的研究獲得了更加顯著的結果:一個對經過訓練的跑步運動員的實驗表明,在攝取一劑 9 毫克每公斤體重的咖啡因之後,運動員的直線跑耐久性增加44%,環形跑耐久力增加55%。一些後續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果。

咖啡因有時也與其他藥物混合提高它們的功效。咖啡因能夠使減輕頭痛的藥的功效提高40%,並能使身體更快地吸收這些藥品,縮短這些藥品起作用的時間。但是攝取過多咖啡因,也有不良影響,更多相關科學資訊可參考維基百科